堅持有機護生態 孩子體驗農耕樂


恭喜--野草花果有機農場於2014/06/15
順利通過台北市政府舉辦/台北市食農教育農場評選!!

想辦親子農務體驗營的動念來自~~瑞秋卡森的一句話:那些能感受大地之美的人 將從中獲得生命的力量 直到生命的盡頭。
卡森(Rachel Carson,1907-1964)


一顆果子能有多少種子 粒粒可數,
一粒種子會結多少果實 無法計數.

有人這麼說 長期不接觸大自然的孩子 將來容易產生憂鬱症 也容易不專注。
文明化的大都會區 生活空間越來越小 人們與田野大自然的接觸 也日益疏離 我們該如何面對未來??
都市化之後 身處城市的大人與小孩們 再也不能像50-60年代 享有鄉間生活或廣大的居住空間 現代化雖有其方便之處 我們不能否定進步的重要性 但在現代化的同時 如何讓我們的下一代 能多一些與自然界接觸的機會 而不是讓小孩日後成為網路族 變成宅男宅女 這些是身為家長的我們 不能忽視的重要課題。
經營有機農場十九年 我發現老外與台灣人帶小孩來農場 家長讓小孩子接觸泥土的方式 大大不同 親子互動的方式也大不相同 通常老外會讓小孩盡興的與泥巴玩耍 會讓小孩在泥巴裡蹦蹦跳跳 而反觀台灣人 怕小孩弄髒鞋子 上車會弄髒車子 衣服弄髒ㄋ會不好清洗 手與身體不能髒兮兮 要清洗很麻煩 看到菜蟲馬上畏縮不前 也不敢抓蟲 只知道吃蔬菜水果 但不知如何辨認等等 於是無端讓小孩失去與泥土親近的大好機會 父母越呵護小孩 卻讓小孩日後失去獨立自主的能力
我們能照顧小孩一輩子嗎?讓小孩長大後 變成社會白痴 變成禁不起任何挫折的草莓族 將是情何以堪 所以這些因素 值得家長們去省思與探討!!

我生長在山上 孩童時期跟著父母下田耕種 假日得上山挑材 賺取微薄的工資 隨手可採的柑橘 苦桃 土芭樂
閒暇 到森林裡撿拾薪柴 找塊休耕的農田 堆石頭烤番薯 爬樹找鳥巢 找螞蟻窩 曾經誤把蜂窩當螞蟻窩 結果被螫得滿頭包 自己玩泥巴 作泥塑 拔芒草作童玩 等等 這些童年往事 看似辛苦
但卻是何等的幸福

在野外自己跌倒 得自己爬起來 無形中會培養出越挫越勇的個性 在個人的生命過程中(感情 事業 健康) 曾面臨過不少的失敗與挫折 屢戰屢敗 年近半百 一事無成 總能絕處逢生 從事有機農場 沒有被打敗 靠的就是童年的經驗與社會歷練 且經常與大自然和土地親近 培育出獨立與自信的人格特質 所以越挫越勇 屢敗屢戰 而不易被挫折給擊倒 這是個人一點點的生命成長經驗 願與大家分享

其他即時農場活動資訊 配合手機更新方便 會及時上傳FB野草花果有機農場粉絲專頁 歡迎點閱!!

野草花果有機農場位置圖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野草花果有機農場

2012/04/30

禿眼蝗

這幾天在草苺溫室裡 看到這隻~~禿眼蝗~~靜靜的停棲在草苺葉子上 我知道它屬於台灣特有種  但一時叫不出名字 特地問ㄋㄧ下山蝸牛老師 原來他叫~~禿眼蝗~~普遍存在於低海拔山區 以前看到的大多是雌蟲   顏色是淺褐色 這隻體色為淺綠 有點亮亮的光澤 翅膀窄而狹長黑褐色 尾端黑色 內有一條灰白色的橫斑   為ㄋ保護自己會隨著環境改變顏色

2012/04/27

好文分享~~未來的孩子 在華德福教育原則下養育的孩子 記Jack Petras演講和座談會摘要

  這是FB朋友的分享文 看到這篇文章 我百分百認同  值得推薦 經版主同意引用 與大家分享

未來的孩子 在華德福教育原則下養育的孩子
記Jack Petras演講和座談會摘要



文/菩芸

Jack Petrash 是一位資深的華德福教師,有超過三十年的教學經驗,並著有 Covering Home,Understanding Waldorf Education 和Navigating the Terrain of Childhood 等書。他經常和 Simplicity Parenting(琉璃光簡單父母經,已出版,見封底彩色頁)的作者 Kim John Payne一起演講。他有三個孩子,現在任教於 Maryland 州 Washington華德福學校。Jack 是一個很幽默,很有魅力,又很有洞見的演講者。他的演講非常有趣,很容易讓聽眾全神貫注,引起共鳴。於其中,父母被指點迷津,常有豁然開朗之悟。今年二月 底,他來我小孩的學校演講。嚴寒的冬季裏,聽他娓娓道來華德福教育的精髓和為人父母之道,像一股暖流在心中流過。我把記憶所及的部份,在此和大家分享。

Jack 從美國現今作者 Thomas Friedman 談起。在全球競爭下,人類需要同時用到左右腦以維持競爭力。另一位有名的作者Daniel Pink 在他的 A Whole New Mind 書中,鼓勵眾人多用及多發展右腦。兩相對照,大部份的主流教育則重視左腦的發展,例如算術的學習,記誦歷史事件等。而這些耗費孩子們絕大精力的學習,現今 電腦的一個指令就已經可以取代,而且做得又快又好。在美國,這些工作已快速地移轉到海外,我們如何讓孩子離開學校後,能從事機器無法取代的工作,彰顯人類 特有的特質,是我們面臨的課題。

Jack 認為教育小孩,有以下六件最重要的事情要做:
1. 讓孩子們知道事情背後的意義。
2. 讓孩子們玩。
3. 讓孩子們沈浸於藝術的環境及課程中。
4. 音語舞。
5. 有能力觀察事情的全貌,見樹見林,而不是只有一部分。
6. 讓孩子有同理心。

他認為華德福教育不但包含 Daniel 的理念,而且包含得更深、更廣。

Jack 引述Jane Healey 在 Endangered Mind一書提到,當孩子全神貫注在玩的時候,複雜的腦神經網路系統就自己建立、發展起來。「玩」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是極端地重要。Malcolm Gladwell 在Outliers 這本書中提到,發散性思考(Divergent Thinking)是成功人士異於一般人的關鍵。這些成功的人並不是他們有特別高的 IQ。除了特別努力工作外,他們很自然地、很流暢地可以提出很多不同解決問題的組合。「玩」可以培養這種能力,是栽培高智能(highly intelligent)孩子最好的方法。哈佛大學商學院的研究,發現那些活躍於.com的領導者,他們通常都是非常喜愛玩耍的。

Jack 說現在的社會急於讓孩子們長大。在幼稚園甚至更小就開始教一年級的功課,課程往前移,課外活動亦然,也急著讓孩子看起來成熟,進行超過他們年齡的活動。可 是很奇怪地,等大學畢業後,大家又希望自己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年紀稍長,拉皮,花鉅額的費用保養皮膚和身材,人真是很矛盾。

他 提到全方位的華德福教育,讓孩子各種感官都參與學習。他用一個很簡單的例子說明:比如在一年級教「S」這個字母時,發出蛇滑溜嘶嘶叫 (Slithering ,hissing snake),如此讓孩子經由聽覺來學習,同時老師經由動的方式—跑S形和經由蛇的圖片介紹,讓孩子的視覺和身體都參與學習。如此孩子能完全學進及消化這 個字母,而不是只是填鴨式把它背誦下來。

Jane Healey 提到透過聲音和圖畫般地學習,整個大腦(左、右腦)才都會被用到,能將學習到的東西以圖畫、鮮明而又活的方式存在腦海中,喃喃地低語。這種方式,是將來發 展高層次思考的基礎。中文或日文文字本身就像一幅幅圖畫,較容易用整個大腦來學習。比較起來英文的學習,需要老師多花一些心思。

他接下來談到音樂。華德福學校四年級的孩子都必須學一樣弦樂器,因為在華德福的課程中,讀譜和聽到音樂,是幫助左、右腦平衡發展很重要的一部分。除了樂器,課程中的音語舞、手工、木工、幾何繪圖等也都是幫助孩子們能用到整個大腦,而不是只有刺激大腦一部份的發展。

說 故事也是華德福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環。在故事的闡述中,說故事的人和孩子的心是交流的。Jack 也鼓勵家長在家中多跟孩子說故事。華德福教育的傳統,老師從一年級帶到八年級,孩子在八年的成長過程中有相同的老師和同學。這種年復一年安定的力量,是培 養孩子同理心很重要的來源。

有時老師教孩子的東西,孩子已經知道。但在華德福教育下,老師會用一些方式讓孩子感受到這些已 知東西對他們深刻的意義,而不至覺得枯燥無味。Jack 鼓勵父母參考 Dorothy Herrer a講故事的方法,讓故事活在孩子的幻想中。通常故事最後總是回歸於人類的世界、思想、價值中。讓孩子感受到故事對他(她)獨特的意義,而且透過故事的主 題,看到整個故事的面相。

Jack 認為家庭作業和每天固定的樂器練習是徐徐灌入孩子紀律很好的方式。他認為反覆的練習常常是學會東西必要的條件。他個人認為,從四年級開始,可以逐漸給孩子 作業。藉由充滿創意的家庭作業,讓孩子用整個頭腦去學習,發揮潛力。他一再呼籲父母要能夠堅持到底,盡可能不要讓孩子看電視。看電視時,身體的代謝活動低 下,甚至比睡覺時還低。除了電視外,Jack 也懇請為人父母多花心思,讓孩子攝取澱粉、起司以外的食物,多吃健康蔬果。在第一晚演講結束前,Jack 鼓勵大家看 Parker Palmer寫的 The Courage to Teach 這本書。希望老師、父母能體會到靈性召喚的力量,經由認識、整合修練自己,引導孩子長大成人。

在第二天的座談會 中,Jack 陳述的重點在如何養育一個身、心、靈健康的孩子。他鼓勵家長成立讀書會。不只是母親,父親的參與也會有很多收獲。他以自己的經驗為例,在他任教的學校,當 初被太太強迫來參加的父親們,後來非常享受讀書的聚會。經由交換父母經,彼此都會從其中學到很多。養育一個健康的孩子,父母自己思想的清晰度很重要。要知 道什麼事父母該控制。什麼事該放手。不要一味討好小孩。例如很多擁有很多零用錢的孩子常有健康的問題。為什麼呢?因為父母常用金錢滿足他們的要求。久而久 之,孩子無法控自己的衝動,要求事事都得到即時的滿足,導致身心易失衡。

養育孩子是反觀自 己的學習。我們可以經由觀察孩子行為的模式(例如每天那個時間很難對付他們),找出問題的所在,反觀自己。善用禱告的力量,養育孩子就如同蓋一個房子,七 歲以前是打地基的階段,學齡孩子時期如同在蓋房子的結構,青春期是把房子完工的時候。打地基的時候,地基要打穩,才能撐起房子。這時期父母要有耐性,花時 間慢慢地把一些基本的事情做好,孩子日後才能擁有獨立人格,頂天立地,很自在地生活在地球上。在這期間,有規律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他鼓勵讓孩子有屬於自 己的房間,培養孩子獨立的感覺。做父母不用很緊張地去監聽孩子房裏發出的每個聲音。通常母子(女)連心,如有大事,母親通常會感受得到,七歲以前,家長要 求孩子做什麼事時,自己的心一定要放在那裏,彷彿那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事。

例如要求他們洗手時,在孩子三歲、四歲或五歲時, 一定要帶著他們一起洗。孩子七歲前,不要和孩子說教、講道理。行動比言語更有力,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則給孩子看。為了孩子們好,父母有時必須做必要的犧牲。 例如在孩子清醒的時刻,不要看電 視,放棄昔日週末賴床的美好時光。隨著幼兒逐漸長大,父母慢慢地從參與者(和孩子一起活動),退到旁邊成為觀察者,不要事事都想介入干涉,不要過度保護孩 子。允許他們跌倒或失敗,讓他們自己去摸索一條路站起來。當孩子哭的時候,父母該有什麼樣的反應呢?記住,哭不一定是壞事。我們不能只因為他們哭,要什麼 我們就給什麼。

Jack 舉了一個聽似很熟悉的例子來說明父母很容易放棄原則。例如一歲多的小孩吵著要吃香蕉。母親堅持一陣後,孩子哭得更大聲,母親從開始的和顏悅色說:「親愛 的,現在快吃晚飯了,不能吃香蕉」,到屈服於頑固的孩子,被吵煩了說:「好了,就此一次,下不為例。」於其中,我們教會孩子什麼?就是只要堅持吵鬧就可以 得到他想要的,大人的原則是隨時可以改的。孩子利用我們的弱點,在公共場所,任意發脾氣。我們如果觀察到這個現象,儘量減少帶孩子去公共場所的次數。而且 儘可能讓孩子過嚴謹有規律的生活。或許父母少了一些自由,但孩子則得到很好的滋養。

Jack 提到「愛」在家庭中就如同太陽照進房子裏般地溫暖。夫妻之間的關係要處理好,孩子便能感受到家中的溫馨。晚餐最好大家一起吃。很多研究指出,全家在一起吃 晚餐的家庭,孩子青春期懷孕的機率小很多。因為許多青春期孩子在下午三點到六點時易惹麻煩。同時全家一起共進晚餐家庭的孩子,長大後也通常較成功。全家人 一起吃晚飯,合作地擺碗筷,準備晚餐,互相傾聽對方的說話,都可以讓孩子學到很多。現今大都會繁忙的生活,很多家長回家的時間極晚,全家一起吃早餐也是另 一種變通的辦法。

他提醒為人父母,不要問孩子太多問題,少說多聽多看。儘量減少孩子坐在車上的時間,因為那對孩子是很大的刺激。多鼓勵孩子和父母一起做園藝工作,在郊外散步,花時間在大自然中,會感受到很強的治癒力。
有聽眾問到如何讓孩子容易入睡。他的建議是送孩子入睡一定要有一定的儀式程序,並且要慢慢來。這些程序必須是令孩子喜愛而且有意義的。例如把房子的燈光弄暗,營造睡覺的氣氛,點燃蠟燭,讓孩子從活躍於外在的世界慢慢地進入內心寧靜世界而漸漸地睡著。

孩 提時代的第二個 階段是上學後。這個階段通常沒有那麼波濤洶湧。在這時期,孩子慢慢地平穩前進。這個階段,孩子的感情世界慢慢地建立起來,父母的情緒,感覺和孩子的互動, 這些感受都會織成孩子的感情生活。在忙碌的現代社會中,父母很容易地揚起聲音,催促孩子,氣極敗壞地趕著孩子做這做那。我們要學會如何事先計畫,儘可能不 要匆匆忙忙。這階段,可以開始讓孩子有後果的觀念。告訴他們事情的先後順序,比如可以要求他們收好玩具再吃飯(如七歲以前,通常要和他們一起收)。開始賦 予他們一些責任,比如負責清桌子。孩子在七歲後,應會自己鋪床,東西放回原位,衣服披在椅背上而不是放在地上,外套要掛起來。如果我們自己在生活中總是匆 匆忙忙,孩子很難養成好習慣,我們很難成為好的父母親。育兒的過程,需要自己的靈魂,在一個好的情境下,體認自己在罪惡感,焦慮和憂慮下的張力,冷靜地選 擇該做的事,堅持下來。

孩子有時會碰到困 境,但困境有時會讓免疫力增強,而且獨立性也被培養出來。孩子面臨九歲的改變時,有更強烈的自我感覺出現,挑戰父母、師長給的界限,變得比較難以對付。男 孩子更熱衷於肢體活動,甚至常用肢體碰撞表達他們的感覺。因為男孩女孩大腦發育有些不同,男孩較不善表達情緒,而且眼睛似乎很容易錯過他們要找的東西。男 孩喜好競爭,比較容易有犯罪的傾向,進入監牢。現代社會流失愈來愈多需要男人的工作(如農耕)。男孩的智力發展較女孩慢,至少落後半年。過早逼男孩學習讓 他們早早就放棄學校。讓男孩們重拾信心是很重要的。每月一期的 Atlantic 雜誌有一篇文章「The End of Men」討論美國近幾十年來,女性抬頭,男性逐漸沒落。Jon Krakauer 的 Where Men Win Glory一書,平時我們對 Alpha Males 的討論,幫我們了解男、女孩成長過程不同,父母得用略有不同的方法去養育他們。

手機會危害孩子的 情緒,如小孩有手機,最好每晚都要把它收起來。九歲後,可以教小孩因果關係,「想想後果」。處理孩子的問題,一定要保持冷靜,不要情緒化。如果此時小孩不 愛聽說教,把後果寫在卡片給他看。他犯錯時,指指卡片,堅持執行你的原則。久了他們會知道你是認真的,反而會敬重父母。一個壞習慣,至少需要十七天才能改 過來。所以父母要有耐性。如果孩子口氣不好,可以告訴他,「我很有興趣聽你說話,但我希望你用良好的態度說」。如果你讓一個十歲的小孩,可以隨便出口對父 母說:「我恨你」,那請問你,他青春期你怎麼對付他?孩子在家比在學校有較多的情緒是可以理解的,但還是要他們遵守一定的紀律。如果我們給予孩子們太多零 用錢,而縱容他們粗魯地對父母,我們教了他們什麼?父母必須堅守自己的位子,不被孩子左右。如果你的小孩在朋友面前對你很不尊重,你可以讓他知道。你可以 讓他體會一下他在自己朋友面前不被尊重的感覺。如果需要糾正孩子,最好私底下進行,較有效果。

今日的孩子,活動 太多,太多的 play dates。Jack 反對在週日下完課後還有 play date。因為這樣做會讓孩子沒有足夠靜下來的時間。學校已經用掉孩子們很多精力,他們實在不需要額外的課後活動。現今很多父母怕失去孩子的愛,答應小孩 所有的要求,其實是害了他們。很多孩子在下課時,把外套、書包一股腦地丟給來接他們的父母,要他們拿,這種不尊重的行為應被糾正。

華德福的課程,在孩子九歲後,有很大不同。科學、地理、有關世界的課程逐漸被引進。孩子十二歲後,會進入另一階段。這時可以開始問他們在想什麼?在七至十四歲這個孩提的第二階段,生活的紀律和常規還是要繼續維持。

孩 子進入第三階段 -青春期後,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生理上的跡象(不用太早),男孩十二歲後,女孩也許早些,可以和他們談性教育。十二至十四歲的孩子,因荷爾蒙的改變,情緒起 伏很大,如同翻山越嶺 。青春期的孩子,一個個變得很愛和父母爭辯,有自己的想法。你會覺得家裏出了一個大律師,什麼事都要辯。但在這時,父母還是要堅守原則,比如宵禁(十二點 以前要回到家)。在這階段,為人父母常常不會感覺很好(因孩子愛唱反調,大發脾氣等)。但你知道自己做對的事,不要太在乎他們的情緒反應,當你可能還在擔 心他們是否真被你堅持的原則下心裏受傷時,他們早就笑嘻嘻地做下面一件事了。Jack 說他以前規定他的兒子絕不准在大人不在時,帶女朋友回家。兒子反問他:「爸,你不信任我嗎?」他說:「我當然信任你。我相信你和所有青春期的男孩一樣,都 會做你們想做的事」。為了保護小孩不做出驚人舉動,他規定孩子不可在車上超過二人時,開車越州界去探險。父母該在小孩很有可能因衝動做錯事前,豎起柵欄, 避免他們日後的遺憾。

座談會在家長的心神領會中結束。希望這位過來人的智慧,讓我們的育兒旅程走得更順暢。

原文網址。。。http://www.lapislazuli.org/TradCh/magazine/201105/20110506.html

2012/04/24

為白石湖吊橋說幾句公道話

前幾天 看到兩則電視新聞 談到白石湖吊橋 因行走人數過多 有安全疑慮等  不禁要為此橋說幾句話  身為此吊橋的催生者之一 施工期間 從開始到結束 我都是義務監工 也親自和日本設計師 與監造顧問公司  還有施工廠商談過 深知此吊橋的結構與乘載系數 相當安全
白石湖吊橋 原設計師是一位日本結構設計師 叫富田先生 它將其在日本設計的另一座類似吊橋工法 完全複製到台灣 這叫預力工法 橋的兩端 各有五座基座 主基樁可承受拉力有縱向 地錨16根X80T拉力 橫向50根大鎖頭羅絲加大鋼棒  外加五分厚大鋼板 可施拉預力65T 最後加上三根主纜繩(木甲板下方) 每根纜索可承受360T(噸)x3=1080T 所以結構非常堅固!! 外加橋的左右下方各有一條抗風索  兩端下方有抗風鎖基座60噸 與40噸  各二個  每座地錨各四根 單一橋端即有48支地錨X80T預力  總強度為360T 此橋結構設計沒有承載人數的上限之慮 當初通橋之時 大地工程處 設置通行人數100人之限制(當時是希望能讓遊客盡興 有好的通行品質) 我即認為這牌子將來會讓不知情的大眾產生疑慮  !!身為白石湖的一份子 看到吊橋替地方帶來ㄋ遊客 吊橋已通行二年多 遊客卻未減少  足以證明此橋的魅力 當然後湖濕地與夫妻樹也加分不少  此一白石湖前段
的農業環境改善工程 還榮獲99年度 最佳農村建設獎

2012/04/22

小蝸牛七期03/18&03/25上課花絮

小蝸牛第七期的親子們 在03/18順利完成報到 在柚子區集合後 發給學員們小鋤頭 並做行前的小叮嚀 鋤頭是工具 但若使用不當 也會變成武器 使用工具務必 注意安全 還有整個農場簡單的巡禮一番 讓親子們熟悉整個農場的範圍與環境 接著到田區 準備先種下水果玉米 下個星期就是種植空心菜等葉菜類
不厭其煩的小小叮嚀
到ㄋ田區 開始挖穴 種植水果玉米


練習鬆土 挖穴

領取種子

盆栽種植 先要拌土 有馬糞 蔗渣 與有機肥料
排整齊的種植作業 草莓種植

2012/04/20

親子農務體驗營小蝸牛班第八期 已達開課門檻

小蝸牛第八期周六班  截至04/18已有十個家庭報名 已達開課門檻 若天氣許可 將順利開課 
還有五個名額 請欲報名者 把握機會!!
馬丁農夫

自然的山水畫

山上的天氣 陰晴不定 忽而下雨 忽而放晴 就像洗三溫暖般
要走往農場側門 途經新做的步道 抬頭往大崙頭山一看 不經意讓我看到這幅好美的山水畫 趕緊跑回農療 拎起相機 喀嚓 喀嚓!! 美美的自然 總該幫它留下紀錄 也跟大家分享這一幅天成的山水景觀

有層次感

像在高山的感覺

2012/04/08

《人與土地》馬丁農夫守祖田 繁華都市草莓香 2012/04/08自由時報


《人與土地》馬丁農夫守祖田 繁華都市草莓香
記者鍾麗華/專訪
車子才經過繁華喧囂的台北市東區,不一會兒卻來到只有蟲鳴鳥叫的有機農場。「馬丁農夫」林清立在內湖白石湖一帶種下「野草花果」,打造台北市唯一獲得驗證的有機草莓園,守著都市中一畝難得的良田。
生意人回鄉耕田 打造有機草莓園
林清立家族在內湖山區世居十代,種過包種茶、水果與水稻,父母靠著務農養大五兄弟,但他從小巴望著下山,到熱鬧的市區過生活。大學國貿系畢業後,順利進入台北貿易界工作,業界喜好稱呼洋名,即使現在務農,林清立也習慣自稱是「馬丁農夫」。
在台北做生意闖蕩二十餘年後,十年前生了一場大病,開刀住院四十天,身體依舊虛弱,因而決定回山上老家。老家農地荒廢十年,林清立原想整理一小塊地,自己種菜吃,沒想到腳步就再也停不下來了,他形容:「當時抱著墾荒的心情,靠著一把鋤頭,一個人胼手胝足,花了一年兩個月,終於把祖先留下的○.五公頃地整理出來。」
獲選模範農民 立志種出無毒農產
「地整好了,要種什麼?」他想起小時候,隔壁親戚家種的草莓,賣到當時只有高檔農產的中山市場,讓他們一家人很羨慕。而且林清立在三十年前就跟著母親種過草莓,母親還用他的名字參賽,讓當時年紀輕輕的他就獲得台北市政府的「模範農民」。
當時拿獎拿得心虛,不過,這次林清立發下豪語:「要種出不一樣的草莓!」只是草莓病蟲害嚴重,相當依賴農藥,從前工作一休假就回家幫忙噴農藥與除草劑,「但現在身體怎堪化學農藥摧殘?」林清立於是堅持以有機方式,讓祖田重現生機。
林清立開始上網查資料,外語極佳的他,找遍日本、德國、法國與英國網站有機栽培資料,終於找到適合草莓的苦煉油、無患子、蘇力菌來驅趕病蟲害,也自製黃色黏板,讓昆蟲誤以為是鮮豔黃色花朵而自投羅網。
辛苦種出有機草莓,上門的消費者卻質疑:「真是有機的嗎?怎麼證明?」雖然他的農產自產自銷,沒有上市,但他不想掛上「無毒」、「生機」、「天然」了事,為讓消費者安心,他加入慈心有機驗證,有機農場裡所有蔬果都是名副其實的有機農產品。
過了十年沒有薪水的日子,全靠著妻子在內湖科技園區上班支持,農場終於打開知名度,今年到五月底草莓季結束前,農場的假日採果預約都已額滿,想要在台北市親手採有機草莓,年底請早。


2012/04/03

親子農務體驗營小蝸牛班第八期 開始招生

 親子農務體驗營第八期 招生簡章
 由於第七期報名者爆滿 應多位家長之請 特提前開辦第八期 欲報名者請把握機會!!

開辦原由:現代的父母忙於職場工作 父母本身的成長過程 可能沒農務體驗這個區塊 如何透過親子一起體驗農務與生態 藉此活動機會 讓小朋友的成長過程與親子關係能更臻圓滿 透過農務體驗 培養小孩對土地的認同與對生物的關愛
親子農務體驗營教案目的:

讓都會區孩子能實際親近土地 從流汗中學習耕耘 播種 澆水 拔草 觀察 施肥 收成等過程 體驗人與土地 人與作物 人與生物 人與自然界的關係 也學習 土地與環境 土地與生態的一連串關係 讓親子間關係更加緊密
課程時間:每期42天到90天(依季節調整)
教案計畫:從挫折中學習 如何面對錯誤 如何面對失敗 從實做中學習如何分享 增進人與人 人與生物 人與自然的互動關係
1.第一週(2012/05/05 星期六)開學(農場巡禮與整地) 14:30~17:30

14:00-15:00辦理報到(親子姓名 身分證字號 辦意外險用)
15:00-15:40農場巡禮: 讓小朋友認識農場環境與作物

16:00_17:30鬆土 作畦練習 水果玉米播種


2. 第二週(2012/05/19星期六)(種植與觀察) 14:30~17:30

14:30-15:30DIY盆栽蔬菜:讓學員體驗如何用盆栽方式植栽蔬菜 並讓小朋友帶回家觀察
點心時間
15:50_17:30 鬆土 植穴  種植空心菜 紅莧菜 A菜 珠蔥


3.第三週 (2012/05/26星期六)(生態與環境) 14:30~17:30
14:30-15:20農務實作:澆水與施肥練習 幫忙作物拔草 認識草與作物的共生關係
點心時間
15:40-17:30生態美學:生態素描


4.第四週 (2012/06/02星期六)(勇敢面對失敗) 14:30~17:30
14:30-15:20友善與關懷
拔草練習並讓小朋友學習如何面對蟲蟲 認識作物與生態的共生關係
點心時間
15:40-17:00生態教學: 環境與生態(荒野名師)

16:50-18:00生態美學:DIY葉拓教學


5. 第五週 (2012/06/16星期六)(蝶谷巴特教學)14:30~17:30
14:30-15:20關懷作物與拔草
點心時間
15:40-18:00生態美學:專業講師 蝶谷巴特教學


6.第六週(2012/06/23星期六)(生態探索) 14:30~17:30
14:30-15:20澆水與拔草
點心時間
15:40-18:00生態教學:生態步道 實際解說(荒野名師)


7.第七周 (2012/06/30星期六)(夜間自然觀察)15:30~21:30

15:30-17:00歡喜收成:預計收成空心菜 莧菜 珠蔥與A菜

17:30-18:50 餐廳用餐(非正式學員與家長須繳餐費$200)
19:00-21:30夜間生態觀察 含(賞螢賞蛙與觀星 )


8.第八週 (2012/07/07星期六)(歡喜收成) 14:30~18:30

14:30-15:30:收成水果玉米

16:00-18:30 撿拾薪材 如何生火 石頭烤地瓜與烤土雞

結訓(頒發結業證書) 珍重再見

上課時數:每週3-3.5小時
講師簡介:
農務體驗:馬丁農夫(野草花果主人)
生態素描:Emily老師(外商公司業務主管 深厚美學基礎)
生態教學:農夫與自然教育生態講師(荒野協會山蝸牛老師)
認識蔬菜 果樹 認識昆蟲 認識蛙類 認識鳥類 認識台灣原生植物 認識水生植物 等隨機教學

上課日期:2012/05/05~2012/07/07上課時間:每周日下午二點半到五點半 依實際狀況調整 可能延長30分鐘(若下豪大雨通知停課 該課程擇期補課)
請自行攜帶:輕便雨衣 雨鞋 斗笠(由農場團購)(斗笠防曬效果好 還可以擋小雨) 防蚊液 防曬油 毛巾 水 (必備) 夜間觀察時每人(含大人)必須攜帶手電筒(安全性考量必備)
費 用:全期$5.000/(大人不收費)每人(含材料費 講師費 場地費 夜觀聚餐 結訓窯烤材料費) 舊生優待價4,500 以上含團體意外險
材料(由農場提供):長型花槽一個 帆布袋1個 蝶古巴特教學 培養土 有機肥料 種子
場 地:農場提供實作場地
維護:作物平日由農場負責管理照顧
招生對象:幼稚園中班到國小六年級 (需家長一人以上陪同)
招 生人數:10~15名小朋友 滿十名開課

報名方式:mail to: martinlin4526@gmail.com
收件人:馬丁 主旨:小蝸牛班第八期
或白天電0975~638765 晚上19:00後請電02-2790-2706
請留家長姓名 連絡電話或手機 家長e-mail 小朋友姓名 學校名稱 就讀年級
繳費方式:開辦當天 現場繳費即可

2012/04/02

紫戀與雪白浪漫的交織

從三月中在古錐埤步道上 看到即將綻放的淡紫色苦楝花苞 滿心期待這專屬於三月四月浪漫的花期 農場周圍的空氣 飄散著紫戀特有的香氣與雪白繽紛的流蘇 兩者的香氣結合後 會讓人心神為之著迷
流蘇與紫戀 經緯交織的爛漫 延續到今天依然在後湖濕地上映著
有些遊客也許能幸運的在通往農場正門步道上 看到幾棵吉野櫻與小花園邊的紫藤也不落人後的爭相開花  當我工作中 不時聽到遊客驚訝的說出: 好漂亮喔!! 我心想著  這幾棵從小苗開始種植 嫁接的吉野櫻 終能揚眉吐氣 綻放美麗的花苞 讓人驚嘆連連!!
三月中旬的吉野櫻


三月二十三號的紫色浪漫

未綻放的紫色花苞
以外型而命名的流蘇 有著我些許的回憶

當初和設計師討論該種何種喬木 堅持流蘇與苦楝絕對是最佳的組合
如紫瀑般的紫藤就懸掛在農場小花園邊

十年的歲月 讓牆內牆外充滿著浪漫

鳶尾花已悄悄的在同心池與古錐埤接續上映著紫色浪漫
這棵就是讓遊客讚嘆不已的吉野櫻 可惜即將謝幕

看到盛開的花叢 可曾想過這是從小苗種下的山櫻花蛻變而成